近日,全省教育外事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 部署“十二五”期间江苏教育对外开放的重点工作。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张秀琴,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出席会议并讲话。我校校长葛世荣出席会议并以“积极打造国际合作平台,服务社会地方经济发展”为题做典型经验交流发言,副校长宋学锋和国际合作交流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张秀琴,就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发表讲话。
江苏省教育厅沈健厅长在会上强调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抓好六方面工作。一是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2015年前,全省要集中精力办好3所左右中外合作高水平大学、5所左右中外合作高水平二级学院和50个左右中外合作高水平项目;着力引进世界一流大学来苏合作办学;本科院校与同层次国外优质教育机构合作,举办创新性科技应用类型的合作办学项目;鼓励职业院校通过中外合作办学积极引进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二是加大培智引智力度,扩大教师和管理者赴海外留学和培训规模,着力引进一批高水平外国文教专家,不断优化高层次人才引进环境;重点扶持若干所高校,使其专任教师中的外国文教专家比例达20%以上,获博士学位归国人员比例达到10%以上。三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到2015年,全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中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本科生比例要达3%以上、研究生比例达5%以上,其他院校大学生中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学生比例要达2%以上。四是加强留学生教育和境外办学,力争到2015年,来江苏学习的外国留学生达3万人,其中学历生占留学生总人数的比例位于全国前列,高水平大学研究生中外国留学生比例达3%左右。五是扩大海外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和省内汉语国际推广中小学基地建设,开发体现江苏地方文化特色的汉语国际推广课程和教材。六是提高教育外事管理水平,将教育国际交流工作纳入星级学校评估和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体系,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教育外事干部队伍。
葛世荣校长在发言中指出,我校作为西方在中国早期开办的第一所私立工科高校、三所私立高校之一,成立伊始即有国际教育的背景和传统。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坚持两个面向,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取得成效显著。近年来,学校坚持“依托特色学科,促进国际科技交流;依托优势专业,促进国际教育交流:依托传统文化,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发展思路,在国际化办学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精心打造了中德能源与矿区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澳矿业研究中心、中德学院、中澳学院、旅游孔子学院等国际科技教育合作平台,发起成立了国际能源、矿业与环境高等教育联盟,创新了对外教育与科技合作的模式,丰富了对外合作与交流的内容,极大地推动了学校国际化办学进程,提升了学校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能力。学校以中德中心等国际合作平台为抓手,在促进我省对德对澳合作、服务省委省政府“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行动计划”、构筑节能减排和煤矿安全物联网研究高地、推动我校教育对外合作交流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得到中央领导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面向未来,学校将以胡锦涛总书记和刘延东国务委员在百年校庆时对学校提出的殷切希望为动力,抢抓机遇,不断进取,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际一流的高水平矿业大学和江苏省尤其是徐州市对美、对德、对澳合作的重要窗口,并担当起我国煤炭能源国际科技合作重任,努力成为国际能源资源科教的重要基地。
会上,还对2009-2010年度江苏省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先进学校进行了表彰。中国矿业大学等十八所本科院校,以及十所高职院校、五十所中等以下学校受到表彰。